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扭扭棒上绽芳华 指尖探秘植物界

彩条翻飞塑花影,知识浸润探自然。7月10日,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心若向阳 次第花开”伴童心同行志愿服务团在阿瓦提县文明社区开展“扭扭花匠·植物探秘”主题实践活动,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手工实践与自然科普深度融合的奇妙之旅。孩子们化身“自然小侦探”与“创意花艺师”,在扭扭棒编织花朵的过程中,解锁植物生长的科学密码,感受自然之美与创造之趣的完美交融。
活动以一段震撼的植物生长微距视频拉开帷幕。玫瑰徐徐绽放、向日葵追逐阳光的惊艳画面,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志愿者手持扭扭棒制作的仿真花,抛出充满悬念的问题:“花朵为什么能绽放出不同的颜色?它的每一部分又藏着什么生存智慧?”
 
 
 
随后,借助卡通PPT和新鲜的植物样本,志愿者化身“自然讲解员”,用生动的比喻揭开植物的“生存密码”:“花瓣是花朵的‘漂亮裙子’,负责吸引昆虫;花蕊是‘甜蜜工厂’,生产花蜜;而花萼像‘小卫士’,默默保护着未开放的花苞。”孩子们一边仔细观察花朵解剖结构,触摸扭扭棒制作的花蕊模型,一边惊叹于植物世界的精妙设计,理论知识与实物观察在互动中实现了无缝衔接。
 
 
手工教学环节堪称“知识与创意的交响曲”。志愿者韩雨晴将扭扭棒编织步骤与植物科学知识巧妙对应:“先卷出螺旋状花芯,就像真实花朵的雌蕊和雄蕊;再交错叠加花瓣,注意层次要模仿月季自然绽放的形态;最后加上锯齿状叶片,这可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魔法绿毯’。”制作过程中,志愿者们不断抛出启发性问题:“为什么叶子上有叶脉?”“如果花朵没有花瓣会怎样?”引导孩子们将手工实践与自然知识融会贯通。当看到自己制作的扭扭棒花朵与真实植物结构高度契合时,孩子们兴奋地围坐讨论,热烈探讨“人工花”与自然花在形态、功能上的异同,思维的火花在实践中不断迸发。 
 
 
 
 
 
 
实践创作阶段,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变身充满创意的“植物工坊”。孩子们灵活运用不同颜色、粗细的扭扭棒,展开天马行空的创作:有人用黄色扭扭棒缠绕出向日葵饱满的花盘,有人用粉白双色条编织出渐变的樱花,还有人模仿教室窗台上的绿萝、多肉,创作出形态各异的扭扭棒作品。“我的蝴蝶兰叶片要扭出波浪边,就像真的兰花叶子!”一名小朋友举着作品自豪地分享创作灵感。活动尾声,孩子们将自制花束与手绘的“植物结构卡片”组合展示,化身“小小科普员”,用稚嫩的语言向同伴讲解花朵各部分的功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表达。“原本担心手工活动会忽略知识性,没想到孩子边做边学,连‘传粉’‘光合作用’这些概念都记住了!”志愿服务团组长冉晓宇在反馈中欣喜地写道。这场打破传统边界的主题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了植物生长的智慧,更在艺术创作中感悟到自然之美。未来,志愿服务团将持续推出“知识+实践”融合型活动,以创新形式助力青少年在趣味探索中实现多元成长,让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