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声动石川河,雨润富平人”实践团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二)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声动石川河,雨润富平人”实践团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二)
为深入贯彻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声动石川河,雨润富平人”实践团奔赴陕西省富平县,开展为期五天的“推普进乡村”社会实践系列活动。通过走进校园、深入社区,实践团以普通话教学、文化交流、趣味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语言教育融合乡村发展,传递文明新风,凝聚青春力量。
团队抵达富平县后,实践团第一时间与当地学校及社区负责人对接,明确合作细节与活动安排。随后,志愿者们紧张有序地布置教学场地、调试多媒体设备,确保后续课程顺利进行。当晚,团队召开内部会议,细化任务分工,强调活动纪律与目标,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晨,实践团成员走进当地学校,开展首日普通话基础课程教学。从拼音发音、声调到日常用语,成员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示范和互动练习,帮助孩子们克服方言影响,掌握标准发音。课后,团队组织教师座谈会,与当地教师交流普通话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融入日常课堂,提升语言教育质量。在第二天的教学基础上,实践团成员进一步针对学生们的发音难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等方式巩固学习效果。下午,团队协助各班开展“普通话主题班会”,鼓励学生上台分享学习体会、朗诵短文。孩子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普通话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成为他们自信表达的工具。
活动范围从校园延伸至乡村社区。志实践团在人流集中的区域设立宣传点,发放推广普通话宣传手册,向村民讲解普通话在就业、沟通、文化学习等方面的重要性。实践团成员还开展了“一对一”发音辅导,耐心帮助老人、中青年村民纠正日常用语发音。许多村民从最初的羞涩到主动开口练习,语言隔阂渐渐消融。
为深入贯彻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声动石川河,雨润富平人”实践团奔赴陕西省富平县,开展为期五天的“推普进乡村”社会实践系列活动。通过走进校园、深入社区,实践团以普通话教学、文化交流、趣味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语言教育融合乡村发展,传递文明新风,凝聚青春力量。
团队抵达富平县后,实践团第一时间与当地学校及社区负责人对接,明确合作细节与活动安排。随后,志愿者们紧张有序地布置教学场地、调试多媒体设备,确保后续课程顺利进行。当晚,团队召开内部会议,细化任务分工,强调活动纪律与目标,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晨,实践团成员走进当地学校,开展首日普通话基础课程教学。从拼音发音、声调到日常用语,成员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示范和互动练习,帮助孩子们克服方言影响,掌握标准发音。课后,团队组织教师座谈会,与当地教师交流普通话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融入日常课堂,提升语言教育质量。在第二天的教学基础上,实践团成员进一步针对学生们的发音难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等方式巩固学习效果。下午,团队协助各班开展“普通话主题班会”,鼓励学生上台分享学习体会、朗诵短文。孩子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普通话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成为他们自信表达的工具。

图为学生所绘普通话展板
活动范围从校园延伸至乡村社区。志实践团在人流集中的区域设立宣传点,发放推广普通话宣传手册,向村民讲解普通话在就业、沟通、文化学习等方面的重要性。实践团成员还开展了“一对一”发音辅导,耐心帮助老人、中青年村民纠正日常用语发音。许多村民从最初的羞涩到主动开口练习,语言隔阂渐渐消融。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学居民现场
最后一天,实践团在学校举办了普通话朗诵比赛,孩子们分组朗诵诗歌、散文,展现了几日来的进步。社区同时开展绕口令挑战、词语接龙等趣味语言游戏,吸引大量居民参与。下午的成果展示会上,学生、村民代表纷纷发言,分享学习感悟。通过问卷调查,实践团成员收集了大量反馈,绝大多数参与者表示希望此类活动持续开展。
此次“三下乡”普通话推广活动不仅提升了富平县学生与村民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更增强了实践团成员们服务社会、扎根实践的责任感。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同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实践团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普通话将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增强区域发展动力的重要力量。今后,团队将继续完善活动机制,扩大推广范围,让更多人在语言之中遇见更广阔的世界。
来稿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普通话推广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
投稿人: 刘聚 联系方式:18291859620
摄影作者:井雪萌 联系方式:17349312581
投稿人: 刘聚 联系方式:18291859620
摄影作者:井雪萌 联系方式:17349312581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