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往思来,向史而新。为进一步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10名成员从社区着手,以红色教育演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向孩子们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为此,实践团联合江岸区同兴社区和洞庭社区,于7月3日至7月4日分别在两个社区的活动室面向20名小朋友举办红色教育活动。
“王小二是不是很机智很勇敢?”“是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302班的徐键作为宣讲人,以红色动画《王二小的故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革命历史,并通过问答互动帮助孩子们理解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在互动过程中,孩子们眼神懵懂,提出了许多疑问,徐键耐心细心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回答他们的问题。随后,徐键向孩子们介绍了与同兴社区和洞庭社区同在江岸区的张自忠路的由来,以张自忠将军波澜壮阔的革命经历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触发孩子们的思考,并引导他们将革命精神融入现实生活中。
以指尖触碰历史,助童心感悟信仰。接下来进入手工环节,实践团为两个社区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在同兴社区,实践团成员们用非遗金箔画和孩子们共绘爱国情。从用胶水勾勒轮廓到如何贴箔,徐键向孩子们细致讲解了非遗手工金箔画的制作流程。在实践团成员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孩子们的金箔画顺利完成。园林2301班的孔祥凝在活动过程中说道:“看着金箔纸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突然觉得,平凡的日子加点小惊喜,也能变得耀眼起来。”当看见孩子们举起写着“爱我中华”的金箔画合照时,实践团成员们心中充满了幸福感,而推动红色教育进行的责任感也更加强烈。
在洞庭社区,实践团和孩子们一起,用衍纸卷出心中的中国。徐键向孩子们介绍了泪滴卷、火焰卷等多种衍纸卷法,并逐一细致讲解制作步骤。实践团成员们对孩子们进行具体行动指导,握着孩子们的小手帮助他们卷好一个又一个可爱的衍纸卷。徐键同学在活动中说道:“纸间流淌温暖,指尖传递希望。衍纸艺术不仅是美的创造,更是志愿者与小朋友心与心的对话。”衍纸成品在孩子们、家长们、社区工作人员们与实践团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红色与黄色的衍纸卷交相辉映,组成了雄鸡昂首的中国地图。当孩子们将自己的衍纸作品举在胸口时,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看见了一颗颗滚烫而闪耀的中国心在这些新一代的中华儿女胸中燃烧。
在欢声笑语中,活动进入了尾声。在红色教育的最后,徐键提出了“作为新时代少年,如何传承革命精神”的问题。“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努力为祖国作贡献!”孩子们稚气的回答深深地打动了徐键和在场的其他实践团成员们,他们表示,孩子们由懵懂到坚定的转变,令他们感动。只要能让孩子们领悟到革命精神的真谛,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他们为活动做出的所有努力就都是值得的。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成长,实践团的成员们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悟。园林2301班的孔祥凝分享道:“从首日金箔活动中应对精细操作的生涩,到次日衍纸活动里指导孩子们创作的从容,我在实践中迅速成长。两天活动不仅提升了我的手工教学技能,更锤炼了耐心与临场应变能力,我也深刻体会到陪伴儿童探索艺术的意义”。园林2301班的葸悦表示:“通过这次红色教育实践,我深刻领悟到传承红色精神不仅是向下一代传递历史记忆,更是在与孩子们的真诚互动中重新发现自己内心的信仰力量——当孩子们用纯真的心灵理解革命精神时,也唤醒了我对初心的重新思考,这种双向的精神启迪才是最有价值的成长”。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的成员们用他们的努力与真心,连接起了华中农业大学与同兴社区、洞庭社区之间合作的桥梁。洞庭社区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和家长们都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喜爱与认可。十岁的刘张梓小朋友主动与实践团成员园艺2302班的杨祎秦合照;七岁的周雅琪小朋友拉着实践团成员的手,表示她很喜欢衍纸作品,要带回家送给姐姐,并向实践成员们表达了她对下一次活动的期待。在同兴社区,一元街道同兴社区书记胡涛偕同其他领导莅临现场,与孩子们共同参与了手工制作活动,并协助成员清理活动场地。活动结束后,胡涛书记认可了实践团的活动并提出了建议和鼓励,而后表示十分愿意和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实践基地,开展后续长期合作。实践团的成员们相信,他们用汗水与真诚所搭建起的合作桥梁,会由未来与社区携手合作的华农学子们不断延续下去。
"当00后大学生牵起10后小朋友的手,革命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可触摸的温度。看到孩子们通过此次活动坚定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我们更加坚信红色基因的传承,永远在路上!"这是实践团的成员们对本次活动的感言,也是他们继续走在红色传承之路上的永恒动力。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 齐梦哲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 王凯晨 杨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