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温情相伴,青春志愿绘新篇

 8月12日清晨,几个穿着志愿者服装的年轻人已做好出发准备。作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正拎着精心准备许久的教学材料和活动策划,朝着扬州市宝应县小太阳教育托管中心出发,进行炎炎夏日中为期一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教培工作。

整装待发,让责任引领前行

8月12日清晨,阳光正好,志愿者们在组长朱益凡的带领下,带着沉甸甸的教学物资集合出发。这些物资里,有针对四五年级学生的英语单词手册、数学趣味习题,还有用于文化体验的传统工艺材料——每一份都凝聚着志愿者们的心血。

团队之所以如此用心,源于对托管中心孩子们情况的了解,他们暑期不仅缺乏学业指导,更需要情感陪伴。为此,志愿者们提前两周就开始策划活动,从课程设计到安全预案,反复打磨细节。

筹备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考虑到有的孩子对某些教具可能不适应,他们准备了多种备选方案。

课堂互动,让关爱浸润心灵

上午的辅导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英语课上,志愿者们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设计了“单词猜猜乐”“对话小舞台”等互动环节。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原本害羞的小雅也在志愿者的鼓励下,走上“舞台”与同伴完成了一段简单对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数学课上,志愿者们则将抽象的几何知识与生活场景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对几何图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课间休息时,志愿者们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有的陪他们玩弹珠,有的听他们讲暑假的经历,还有的帮孩子们解答暑假作业中的难题。发现有孩子因为想念父母而情绪低落,志愿者们便轻声安慰。

户外研学,让成长拥抱世界

下午,在家长的同意下,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开启了户外研学之旅。第一站是江苏省宝应中学,这座百年名校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孩子们赞叹不已。在图书馆,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书架上的书籍;在实验室,他们好奇地观察着各种仪器,对科学的向往在心中悄然萌芽。

离开宝应中学,一行人来到大运河宝应运堤段。志愿者们指着眼前的运河,向孩子们讲述它的历史:“这条大运河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见证了家乡的发展,也连接着外面的世界。”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提出各种问题,志愿者们都一一耐心解答。

夕阳下,孩子们在运河边奔跑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岸边。志愿者们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拉着志愿者的手不愿松开,有的送上自己画的画,有的写下联系方式,希望能再次相见。志愿者们也与孩子们约定,将通过线上辅导群继续陪伴他们成长。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育服务团队的这次志愿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天,却为留守儿童带来了知识、关爱与快乐,也让志愿者们在服务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青春的力量与童心的纯真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当下的温暖,更是对未来的希望。

作者署名:通讯员 范磊 刘旭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