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墨香润童蒙

在2025年8月12日的清晨,几位青年志愿者身着统一的志愿服装集合在一起,早早做好了出发准备。作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的成员,他们在朱益凡组长的带领下,即将前往扬州市宝应县的小太阳教育托管中心,开展一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教培活动。

精准帮扶背后的匠心筹备

针对小太阳中心学生存在暑期课业断层问题,团队创新设计"诊断-提升"双轨教案:前期通过云端测试分析学业短板,现场教学中则采用"1导师+3学员"小组制。数学志愿者将抽象应用题转化为"零食分配大战",英语组开发单词卡增强记忆趣味性。

传统文化激活第二课堂

午后教学别开生面:运河文化课搬上运堤石阶,志愿者手持《漕运图志》插图,引导孩子对比古今河工技术;"活字印刷"体验环节中,十岁男孩轩轩首次用宣纸拓出"家"字,兴奋地表示要寄给外地务工的父母。最动人的是诗词吟诵课——当"少小离家老大回"的稚嫩童声飘过千年古河,文化基因的传承具象为夏风中的朗朗清音。  

心灵共振的破冰时刻

活动尾声的环节揭开深层需求:五年级的莉莉写下"想学画画"的愿望,志愿者当即承诺视频教学;因数学不及格自卑的小强收到团队特制的"进步阶梯手册",每日任务精确到分钟。"他们记住了每个孩子的爱好。"中心负责人感慨,细节处的用心最能温暖孤独心灵。

夕阳将运河染成金红,载满联系卡的车驶离宝应。这场短暂相遇播下的种子,将在定期云端辅导中持续生长,见证教育公平在青春接力中的生动实践。

作者署名:通讯员 范磊 刘旭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