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青春返乡路:南工程学子邳州实践记

  七月盛夏,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星火兴乡"实践团的邳州籍学子回到家乡,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以"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在家乡的热土上书写青春篇章。

  在邳州市博物馆,队员们驻足于革命文物展柜前。戴蔚侠烈士的家书字迹依然清晰,徐林侠同志的工作笔记记录着革命岁月的点滴。"这些文物让我们触摸到了有温度的历史。"队员张研研在参观笔记中写道。艺术展区内,侯德明先生近百幅画作生动展现了邳州的历史变迁,让队员们在艺术熏陶中感受红色文化的传承。王杰烈士纪念馆内,"一心为革命"的展品前,队员们展开热烈讨论。"我们要用专业知识传承烈士精神,用技术创新服务社会发展。"队长白雪莲的发言引发共鸣。

  走进省级示范村议堂村,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整齐的民居小区里,老人们正在活动中心休闲娱乐;智慧农业示范区中,现代化设备正在作业。"家乡的变化令人惊喜!"队员张山龙感叹道。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坤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到村里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议堂之窗" 红色议事堂内,抗战时期的手推车、泛黄的路线图承载着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墙上新旧对比的村庄照片则清晰展现出村庄从旧貌到新颜的巨大蜕变。姜欣一边认真记录,一边说道:"老物件里蕴含着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新变化里满是奋勇向前的劲头。" 在农产品展示馆,队员们了解到村里通过发展柳编工艺、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村党支部书记李坤介绍道。

  在村活动室,队员们用生动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展示科技成就。"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家乡!"孩子们纯真的话语让队员们倍感欣慰。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既要传承红色基因,又要勇于创新实践。"队员周丹宇表示。夕阳西下,实践队员们踏上归程。实践时间虽然短暂,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服务家乡、奉献社会的种子。这支年轻的队伍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青年既懂得传承历史,更勇于开创未来。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