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马坊村探访绿色农业转型之路,金伯利农场有机实践成效显著
舒子亦 孙士淇/文 孙士淇 王相与/图
"我们种植的贝贝南瓜根本不愁销路,每斤能卖到普通南瓜的3-5倍。"农场技术员介绍说,这些南瓜采用吊蔓栽培技术,让果实离地生长,避免了传统地爬式种植容易导致的果形不整和病虫害问题。

图 1 金伯利农场特色种植工艺
特色种植,贝贝南瓜成为"金疙瘩"

图 2 调研团成员参观农场大棚内设施
循序渐进,有机转型平稳过度
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
在金伯利农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利用。秸秆、果树枝条等不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团队参观时看到,农场将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同时与当地食用菌企业合作,将果树修剪的枝条作为生产香菇的培养基料。“产菌后的菌渣我们再加工成有机肥还田,形成了一条生态循环链。”农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模式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创造了额外经济收益。
绿色防控,坚持可持续发展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金伯利农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仍面临不少挑战。废弃农膜回收就是其中之一。“地膜回收主要靠人工,效率低、成本高。”农场负责人表示,许多农户认为捡拾地膜费时费力,积极性不高。加上后续处理产业链不完善,导致回收工作难以大规模开展。为此,农场正在探索使用加厚耐用地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从源头减少污染。同时也在争取政策支持,建立更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
金伯利农场已经与高端市场、生鲜电商平台建立联系,贝贝南瓜等特色产品因其品质优良,售价远高于普通农产品。未来,农场计划引入专业团队或培养本土人才,尝试开展直播带货,讲述南泥湾绿色农业故事,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离开金伯利农场时,夕阳下的田垄泛着金光。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正通过绿色农业的实践,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 3 调研团成员与马坊村书记合影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