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赋能振兴路 ——资环学院调研团解锁南泥湾村与马坊村发展新密码
刘佳音 孙士淇/文 孙士淇 王相与/图
调研团首先在南泥湾镇开展基础调研,在镇政府与工作人员交流绿色产业布局,在大生产纪念馆重温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的农业发展历史,在党徽广场感受红色文化传承,为后续村落调研奠定宏观认知基础。

图1 调研团参观大生产纪念馆与党徽广场
南泥湾村:红绿融合发展,激活传统技艺价值
南泥湾植物染工坊是村庄“红色+绿色”融合的典型代表。走进工坊,蓝草、黄柏、红花等染色植物整齐摆放,技术人员向调研团演示了晾晒叶片、浸泡萃取、布料染色、固色晾晒等完整工艺步骤。据介绍,工坊采用纯天然植物染料,染色过程无化学污染,染色后的布料经村民制作成背包、围巾等手工艺品,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又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村民李大娘感叹:“搞植物染,又绿色又能多收入,还不丢咱的红色根儿,这事儿好哩很呐!”

图2 调研团参观植物染工坊
马坊村:升级农业链条,筑牢绿色产业根基

图3 栽培基质、滴灌与喷灌技术
本次调研中,3000余份问卷覆盖陕西省多个区域,兼顾不同地理风貌与产业基础的乡村样本,为剖析各地乡村绿色发展的差异与共性、探寻区域适配的生态转型路径,沉淀下满含实践温度的数据支撑。孙同学谈及此行感悟时提到,南泥湾村以生态为笔勾勒的发展图景、马坊村用科技赋能农业的实践探索,恰似乡村绿色振兴路上的两束微光,既照见了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鲜活注脚。团队将以调研数据为基,深入梳理各地经验与痛点,打磨出更具针对性的调研报告,让青春智慧真正扎根乡土,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绵薄之力。

图4 调研团采访南泥湾镇村民与工作人员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