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马鞍山滨江生态密码: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
7月4日,“生态文旅”现状调研团前往马鞍山市滨江公园,开展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发展现状调研。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居民采访等方式,深入探究滨江公园如何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转型过程。
步入滨江公园,团队成员瞬间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公园内,蜿蜒的步道沿江水而建,亲水平台与湿地景观相得益彰,昔日的工业岸线已经蜕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且有着“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石碑巍然矗立,成为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的精神缩影。随后,队员们漫步其间,观察植物生长、水质变化,将公园如今的模样与昔日印象对比,感受生态修复带来的改变。

图为一块矗立在滨江公园的石碑。王小玉 供图
在采访中,市民们对滨江公园改造满是认可。一位常来的阿姨笑着说道,“以前这里工厂多,环境嘈杂,现在变成这样的好地方,孩子们能尽情亲近大自然,我们也有休闲的好去处。”。公园的保安员告诉我们,“这里的环境变得非常优美,有山有水非常适合散步,长江水愈发清澈。”
长江畔的生态蝶变故事,不断书写新的精彩篇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范例,让更多的人看见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携手前行的无限可能。
步入滨江公园,团队成员瞬间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公园内,蜿蜒的步道沿江水而建,亲水平台与湿地景观相得益彰,昔日的工业岸线已经蜕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且有着“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石碑巍然矗立,成为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的精神缩影。随后,队员们漫步其间,观察植物生长、水质变化,将公园如今的模样与昔日印象对比,感受生态修复带来的改变。

图为一块矗立在滨江公园的石碑。王小玉 供图
在采访中,市民们对滨江公园改造满是认可。一位常来的阿姨笑着说道,“以前这里工厂多,环境嘈杂,现在变成这样的好地方,孩子们能尽情亲近大自然,我们也有休闲的好去处。”。公园的保安员告诉我们,“这里的环境变得非常优美,有山有水非常适合散步,长江水愈发清澈。”
长江畔的生态蝶变故事,不断书写新的精彩篇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范例,让更多的人看见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携手前行的无限可能。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