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百千万•青春助农 | 华南师范大学“罗阳禾硕”实践团 探索惠州博罗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校政企共话绘罗阳,田畴问计促振兴

为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扩大当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2025年7月24至25日,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罗阳禾硕”实践团深入惠州市博罗县罗阳街道,策划开展校政企协同赋能“百千万工程”座谈会,并走进基层进行实地调研。

【校政企共话罗阳:农文旅融合驱动城乡协同新实践】

为深化校地企合作,推动乡村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罗阳禾硕”实践团于7月25日在惠州博罗县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校政企协同赋能“百千万工程”——博罗乡村振兴三产融合与研学发展座谈会。学院代表、政府部门及农业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共商资源整合、品牌建设与产销对接等关键议题,探索博罗乡村振兴新思路。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奕华、产业学院院长左小明、团委书记张雨,罗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运添、综合事务中心主任陈冠礼、市青联常委邹荣俊、承粮陂村村委会副主任张绍荣、三徐村农业村委干部黄金满、种植大户徐玮崇等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图 1 校政企座谈会现场                                                                                                                                                                                                                                                                                                                                                                                                                                                                                                                                                                                                                                                                                                                                                            
 
 
“罗阳禾硕” 实践团队长黄予涵介绍了团队两年来“青春助农”的成果,今年将聚焦 “禾研” 水稻种植与教育研学共兴,推动农文旅联动、传承农耕文化,探寻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图 2 队长黄予涵介绍团队成果

图 3 实践团文创设计展示
会议中,双方深入探讨了罗阳街道的现状。罗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运添,表达了与校方建立合作、共促罗阳发展的意愿。街道综合事务中心主任陈冠礼、承粮陂村村委会副主任张绍荣则指出当前品牌弱、机械化程度低等农业痛点,介绍当地正在推进的连片耕地建设,建议学生结合学院特色参与包装设计、运营及宣传拓展。市青联常委邹荣俊介绍了博罗”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情况,并强调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推进乡村振兴。

图 4 罗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运添与校方交流

图 5 罗阳街道综合事务中心主任陈冠礼发言

图 6 承粮陂村村委会副主任张绍荣发言
 

图 7 市青联常委邹荣俊发言
 
 
同时,荔枝种植大户徐玮崇也表达了依托高校设计团队打造突出生态特色品牌的期望,建议后续深化产业链, “实事求是” 运营品牌,前期公益孵化,再走向常态化商业化。
 

图 8 荔枝种植大户徐玮崇观看宣传视频
 
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国际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奕华表达了与地方建立长效合作意愿,将发挥学院 “新商科” 与国际化优势,培训三下乡实践团队,定期开展直播助农,将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持续与博罗相关单位合作助力农产品 “走出去”。产业学院院长左小明、团委书记张雨建议打破产业壁垒、融入地方产业生态、扩大宣传,提出依托学院新媒体专业,开展常态化直播助农以提升农产品销量。

图 9 国际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奕华发言

图 10 国际商学院产业学院院长左小明发言

图 11 国际商学院团委书记张雨发言
 
各方对“禾研共兴”的发展路径达成共识:研学品牌需兼顾公益化与商业化,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与项目落地,让青春力量扎根田野,让农业资源焕发价值,共同为博罗“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图 12 各方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图 13 各方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图 14 会议结束合照留影
 
 
 

【田间园地齐发展:乡村专题调研解码发展新路径】

实践团深入博罗县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从药王谷的苍翠山林到荔枝园的累累硕果,从田间地头的深入对话到头脑风暴的智慧碰撞,这场跨越校园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正为博罗乡村振兴书写着青春答卷。
 
 

药谷寻香,守脉联农

药王谷踞罗阳之北,象头山之南,藏于青峦间,是博罗南药的名签。在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奕华、产业学院院长左小明、团委书记张雨的带领下,实践团探访了惠州博罗象山药王谷。

图 15 实践团参观药王谷

图 16 实践团进入大棚参观
相关负责人洪乾睿介绍,“南药是博罗特色资源,应当守好这中医药脉”,当地依托优质南药资源,推行“联农带农”模式,推动中草药产业链发展,藤缠藤,叶接叶,让“药田生计”转化为百姓增收的甜蜜果实。

图 17 实践团采访药王谷相关负责人洪乾睿
 

探荔枝园,寻振兴计】

“罗阳禾硕”实践团应荔枝种植大户徐玮崇之邀,深入罗阳三徐村荔枝采摘园开展实地考察。当地村委干部徐添旺、相关负责人徐玮鸿、徐玮崇热情分享果园发展规划,拟打造集生态种植、采摘体验、研学教育于一体的“鼎力大世界”农文旅综合体,深植“鼎力相助、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之愿,让荔枝龙眼的鲜甜,酿成果农的甘甜,以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图 18 实践团采访企业家与三徐村村委
 

图 19 采摘园的龙眼

畴问计,补短促兴

为推动乡村振兴精准把脉问诊、献计献策工作,实践团调研小组与惠州市青联常委邹荣俊深入博罗县承粮陂村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发现,该村水稻、花生产业模式相对单一,有待与乡村旅游研学、农产品深加工等其他产业联动,拓宽增收渠道;当地村民对现代农业知识和市场信息的需求迫切,亟需通过“知识下乡”和“信息下乡”等举措补齐短板。
 

图 20 队员与邹荣俊于承粮陂村调研

图 21 调研小组采访当地村民
 
 
华南师范大学 “罗阳禾硕” 实践团的博罗之行,以校政企座谈会定方向,明晰农文旅融合路径与长效合作共识;用田野调研夯根基,深挖产业优势、找准发展痛点。这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不仅是校地协同助农的生动实践,更让高校智慧扎根田野、青春力量融入振兴,为博罗“百千万工程”注入持久动能,也为后续农文旅融合落地、乡村全面振兴开好局,让希望的田野在协同赋能中焕发更盛生机。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