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智慧注能乡村,青春筑梦田野

一、化工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5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科技赋能,家裕户兴”实践队深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经济开发区博昌街道,围绕“现代乡村化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主题开展调研。实践队通过走访家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及沿海滩涂盐碱地,发现当地依托盐碱地资源禀赋,将传统农业难以利用的土地转化为化工产业园,实现了“变废为宝”。例如,家裕化工通过现代化设备升级,显著提升了氯代胺等产品的生产效率,单周产能达1000吨,同时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人毒分离”,保障工人安全。政府配套的沥青路面硬化工程不仅解决了化工产品运输难题,还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间接带动农副产品流通,形成“产业—基建—民生”的良性循环。此外,化工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解决了青年务工难题,并推动财政税收增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资金支持。这一实践表明,乡村化工产业能够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升级和民生改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二、科技与政策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
在调研中,实践队重点关注了科技与政策对化工产业的赋能作用。家裕化工引入工业密封锅炉、污水净化设备等“绿色科技”,既提升生产效率,又减少环境污染,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政府通过集约化管理、低息贷款等政策,引导企业购置环保设备,并构建“金融+化工”的产融结合模式,例如通过金融科技平台打造“智慧工厂”,推动初级化工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型。座谈会上,当地书记提出“产业融合”规划,计划引入精细化生产管理,破解产品单一、深加工水平低的瓶颈。与此同时,化工产业园的水电线路改造同步惠及民生,凸显了“一举两得”的协同效应。这些案例证明,乡村振兴需以科技创新为内核、政策支持为保障,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村民参与”的三方联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三、乡村振兴的启示与青年担当
本次实践揭示了化工产业兴农的深层意义:一是因地制宜的产业选择至关重要,盐碱地发展化工的路径为类似地区提供了参考;二是“新质生产力”的引入能够打破传统乡村发展桎梏,如自动化技术既解放劳动力,又提升安全水平;三是产业振兴需兼顾“造血”与“输血”,例如金融活水的注入和技能培训的开展。实践队还通过慰问孤寡老人、参与环保志愿服务,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社会治理与人文关怀的综合工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乡村的潜力,未来应积极投身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例如探索化工产业链延伸、参与乡村数字化建设等,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