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赋产融合
一、化工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5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科技赋能,家裕户兴”实践队深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经济开发区博昌街道,围绕“现代乡村化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主题开展调研。实践队通过走访家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该企业依托盐碱地资源禀赋,将原本难以耕作的沿海滩涂转化为化工产业园,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企业通过自动化设备升级(如工业密封锅炉、人毒分离技术)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氯代胺等化工产品年产量达千吨,同时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政府配套的税收优惠与基建投入(如硬化路面、水电线路改造)进一步形成“产业—民生”联动效应:既解决了企业运输需求,也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间接带动农副产品流通。这一案例表明,乡村化工产业能够通过资源整合与科技赋能,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二、科技与政策双轮驱动下的乡村产业转型
调研显示,家裕化工的发展得益于“科技+政策”的协同作用。一方面,企业引入污水净化设备、空调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同时,显著改善工人工作环境,体现了“绿色化工”理念。例如,自动化投料技术使工人远离有毒物质,空调安装则提升了夏季作业舒适度,这些举措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增强了员工归属感。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通过集约化管理与金融支持(如“金融+化工”产融结合模式),推动小散化工厂集群化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座谈会上,实践队还探讨了产业升级路径:通过金融科技平台构建智慧工厂,推动初级化工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这种“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证明,乡村化工产业不仅能实现经济效益,还能兼顾生态保护与社会福祉,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动力。
三、化工兴农的启示与青年担当
本次实践揭示了化工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经济上,它填补了传统农业的短板,激活了盐碱地等闲置资源;社会上,它吸引劳动力返乡就业,缓解了乡村“空心化”问题;技术上,它通过新质生产力(如自动化、数字化)重塑乡村工业形态。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如产品单一化、深加工能力不足等。对此,实践队提出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化工产业链延伸;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助力中小企业技术升级。作为新时代青年,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并重。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乡村产业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探索“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贡献青春智慧。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