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法同行暖医患——青春力量筑牢医疗法治防线
“病历涂改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严重时还会影响医疗纠纷责任认定。”近日,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青衿力行基层服务团在医院开展的“医法同行”大讲堂上,志愿者的讲解让在场医生频频点头。团队通过法律知识宣讲与维权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搭建起医疗法治沟通的桥梁。
在“医法同行”医院法律知识大讲堂中,服务团成员利用医生休息时间,聚焦依法行医的核心要点。针对病历书写规范,他们详细解读“涂改、伪造病历的法律后果”,结合真实案例说明医疗文书作为法律证据的重要性;面对特殊患者诊疗问题,用流程图清晰展示未成年人、精神障碍者的诊疗授权流程;围绕医疗技术应用,重点讲解新技术准入条件和实验性治疗的告知义务,“就像给患者开处方需精准,法律程序也不能有丝毫偏差”的生动比喻,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图为团队成员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法律知识。蔡一鸣供图
病房内的“医法同心”维权咨询现场同样热闹。志愿者们带着法律手册,为患者及家属解答就医中的疑问。“我想查自己的病历,需要什么手续?”一位患者家属问道,志愿者当即讲解《民法典》中病历查阅权的具体条款,告知“凭身份证即可申请,医院不得无故拒绝”;针对药品价格疑问,他们对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说明“患者有权查询药品定价依据”;遇到医患纠纷咨询,便用“先协商、再调解、最后诉讼”的简化流程表,帮大家理清维权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向居民讲解法律知识。蔡一鸣供图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临床很远,听完才知道规范操作就是最好的保护。”一位医生在课后感慨。患者家属王女士也表示:“原来查病历、问价格都是我们的权利,心里更有底了。”
服务团成员表示,医疗法治是医患和谐的基石。未来将持续完善“医法同行”系列活动,用青春力量推动法律知识融入医疗服务各环节,让依法行医成为常态,让依法维权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注入法治暖流。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