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百千万工程”|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红心筑梦”实践队赴阳山县开展双凤舞非遗文化调研

实地观摩: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嚓咚,嚓咚,嚓嚓咚!”清晨的鼓声唤醒杜步镇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等资料,队员们系统了解到双凤舞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作为阳山县传统民俗舞蹈,双凤舞已有150余年历史,其表演以模仿凤凰展翅、盘旋、嬉戏等动作为主,配以独特的锣鼓、镲、铜锣节奏和色彩绚丽的服饰,寓意吉祥如意、风调雨顺。


深入调研:探索传承创新路径
为深入了解双凤舞的传承现状,“红心筑梦”实践队开展系统的调研工作。队员们走访当地村落,对传承人、文化工作站工作人员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青春赋能:赓续非遗时代意义
通过三日的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和亲身体验,队员们不仅梳理这一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更以青年视角创新传播方式,运用调研报告、短视频等方式助力扩大双凤舞的影响力,既深化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加深当地群众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文化振兴筑牢精神根基。实践队充分发挥高校与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政府引导-高校赋能-村民参与”的协同保护机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助力,推动形成非遗活态传承的良性生态。这种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刻内涵,展现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为岭南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中,青春力量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正迸发出新的活力。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红心筑梦”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以文化自信为根基,在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篇章。
2025-07-17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