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沈金水——从战场到乡土的忠诚史诗
2025年7月15日,佛山大学携手童程实践团走进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泗纶镇,探访抗战老兵沈金水。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在沈老家中拉开帷幕,实践团成员与耄耋英雄围坐一堂,共同打捞抗美援朝岁月里的红色记忆。
沈老家中,一身笔挺军装的老人虽满脸皱纹,眼神却如寒星般明亮。墙上悬挂的军装合影,无声勾勒出他的戎马生涯。因听力减退,其四女沈小冰女士成为访谈的“传声筒”,让尘封的往事在问答间逐渐清晰。
谈及朝鲜战场,沈老的语调透过女儿转述变得激昂。零下四十摄氏度的冰原上,棉衣成了奢望,战士们嚼着冻硬的炒面粉就雪果腹。最令人动容的是他参与俘获美军飞行员的事迹——在枪林弹雨中,他与战友果断出击,将敌机残骸运送回后方,为军事研究提供了关键素材。因作战勇猛,他拥有“老虎仔”的绰号,这三个字至今仍透着硝烟味。
1951年入党的沈老,把七十几年党龄活成了一部忠诚史诗。1955年解甲归田时,他服从政府安排的岗位,带着战场锤炼的韧劲扎根乡土,后回家务农。家中那件抗美援朝棉衣,成了特殊的“传家宝”,他常以此告诫子女:“做人要不怕吃苦。”
临别时,沈老用沙哑的声音寄语当代青年一辈:“年轻人要好好学习,学好本事,为国为人民服务。”这场访谈不仅让红色故事有了温度,更让佛山大学携手童程实践团实践团成员读懂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子之心,为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注入了精神钙质。
撰稿:佛山大学——陈舒婷
摄影:李佳霖,刘培怡
2025-07-16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