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走进民俗文化殿堂:五猖馆参观之旅

7月4日,为在支教之余扩展了解当地民俗及非遗文化,巢湖学院支教团走进郎溪县梅渚镇,参观了周家村五猖馆,深度领略了当地丰富的非遗文化魅力。
                    

团队在五猖馆门口合影
在周家村五猖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梅渚镇五猖会会长周国平热情接待了大家。他向我们介绍了关于五猖馆的历史由来:跳五猖又称五猖会、跳菩萨,主要分布于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溧阳市社渚镇一带的胥河沿岸和马鞍山市湖阳镇大陇镇等地,这一仪式起源于安徽广德县横山,是皖苏交界胥河两岸古代村民对西汉张渤(民称祠山大帝)开凿长兴荆溪河,引流至广德的功绩崇敬与缅怀而设,安徽郎溪县周家村跳五猖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向众人展示了橱柜里的服饰和面具,这些都是跳五猖表演的重要道具。其中,有着八九百年历史的和尚神面具和“万寿牌子”,引得众人纷纷驻足观看,对古人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 。

五猖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表项目

周国平代表为我们介绍跳五猖
在馆长的介绍下,大家了解到“跳五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村民为缅怀西汉治水英雄张渤而创立的民间祭祀神舞,融合了巫、傩、道、释多元思想,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全套演跳包含破神场收灾降福阵、双行五谷丰登阵等多种阵式,最多时上场表演者达100余人,场面十分壮观。近年来,梅渚镇高度重视“跳五猖”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通过艺术培训课堂、师傅带徒弟、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传承人才。同时,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活动,让“跳五猖”从乡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此外,五猖馆所在的周家村还结合旅游扶贫行动,吸纳贫困户参与跳五猖演出活动,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促进了乡村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图为五猖会五大天神
周国平代表带领,团队一一参观了馆内各个地方,这些面具被精心摆放在玻璃柜中,造型各异、色彩绚丽,有的面容威严庄重,有的则带着神秘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跳五猖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古老故事 。旁边,“肃静”牌与其他相关道具静静伫立,无声地传递着跳五猖祭祀仪式的庄严与肃穆
          

图中头像有百余年的历史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巢湖支教团近距离感受到跳五猖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增强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到郎溪丰富的民俗文化。未来,当地也将继续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这些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巢湖支教团会将本次实践体验与支教相融合,采用“学”与“教”双线并进的模式,让非遗文化在中国这片沃土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2025-07-1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