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机械学子赴老庄刘村开展技术服务与文化调研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推动科技助农与基层建设深度融合,6月30日,由20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组成的暑期实践队,以“青春逐梦基层,服务传递温暖”为主题,前往老庄刘村开展社会实践。队员们紧密结合专业所长与乡村实际需求,通过技术服务与文化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专业知识服务乡村的实践路径。

来到村里后,实践队充分发挥机械专业优势,将技术服务送到村民身边。一方面,他们深入农户,为村中留守老人检修故障家电(如电风扇、电饭煲等),解决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同时,针对部分老人使用智能设备不熟练的问题,队员们耐心地手把手指导他们操作智能手机、电视等常用设备,助力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另一方面,他们还特别关注乡村儿童的科普教育,面向村内儿童开设了“机械小课堂”。在课堂上,队员们通过拆解废旧小电器、组装简易机械模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基础机械原理,有效点燃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在开展技术服务之余,实践队还深入调研了老庄刘村的历史文化底蕴。队员们来到村委会,系统查阅了村史档案、地方志等文献资料,细致梳理了村庄的发展脉络。随后,他们对村内留存的古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保护现状。在此过程中,队员们还通过沉浸式体验当地的民俗活动,深切感受了村庄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

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及时组织召开了内部交流研讨会,对本次实践进行深度总结与反思。会上,队员们首先分享了在老庄刘村开展技术服务与文化调研的具体过程、成效与挑战。基于深入一线的观察与服务体验,团队着重梳理了实践中的关键发现与初步思考。
在技术服务层面,队员们观察到村民老旧电器故障率高且维修渠道匮乏,留守老人普遍面临智能设备操作困难影响生活便利,以及乡村儿童接触前沿科技和动手实践机会相对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探讨出的解决方案有建立定期下乡的简易家电维护点,设计制作图文并茂、操作简易的智能设备使用指南分发给老人,将“机械小课堂”科普活动常态化,并开发适配乡村条件的科普教具包等。
在文化调研层面,团队发现村庄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古建筑资源缺乏系统化、数字化的整理与展示,传统文化也面临受众减少和缺乏现代传播载体等困境。为此,队员们结合专业所长,提出了诸如利用数字化技术协助村委会对重要文献和古建筑进行电子存档;探索将传统民俗元素融入乡村公共空间美化或文创产品设计以提升其吸引力,以及在村史馆或文化活动中增加互动体验环节吸引年轻群体参与等建议。

指导老师|王亚芳
供稿人|李正涵
图|王英杰 王培杰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