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赋能成长 实践淬炼初心——平师薪火志愿服务实践团队探索教育帮扶新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自6月30日起,嘉兴大学平师薪火志愿服务实践团队聚焦儿童、青少年成长成才培育要求,以嘉兴市平湖市为实践阵地,辐射浙江省各地级市,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全学段,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13名师范专业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构建“三维一体”教育帮扶体系,重点打造“一对一精准伴学”和“多维兴趣课堂”两大特色品牌,为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全方位暑期教育服务。
精准伴学铸学习瓶颈筑成长之基
在“一对一精准伴学”方面,团队协同平湖市民政局及平湖市慈善总会,深耕平湖市“温暖办学,点亮未来”困难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助学帮扶合作项目,高效融合社会资源,全力护航教育公平。成员通过前期学情调研,为每位帮扶对象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实施精准辅导。同时,志愿者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通过生活化案例讲解、错题归因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
“看到学生从‘怕难题’到‘敢尝试’的转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稳步提升,这正是教育帮扶的价值所在。”这是队员在实践过程中的深刻体会。可见,有效的教育帮扶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需要耐心的引导和持续的陪伴。
兴趣课堂育综合素养展多元潜能
团队以多维兴趣授课赋能儿童、青少年成长成才,整合艺术团资源开展文艺表演,对接社区开展平湖市暑托服务。其中,“多维兴趣课堂”充分发挥师范生专业特长,开设艺术创作、科学实验、体育游戏等六大类特色课程。团队成员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在美术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创作“我的家乡”主题画作,增强文化认同;在科学实验中,简单的物理现象激发起探索欲望;体育游戏则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参与课程设计的成员表示:“兴趣课堂不仅要让孩子们学得开心,更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双向成长显实践价值铸教育初心
在实践过程中,平师薪火志愿服务队用专业与温度诠释教育帮扶的深层意义,这种“陪伴式”教育帮扶创造了双向成长的空间。对受助学生而言,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学习方法和信心的重建。志愿者们通过个性化辅导方案,帮助孩子们突破学习瓶颈,在兴趣课堂中发现自身潜能,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对团队成员来说,实践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从教案设计到课堂实施,从个别辅导到集体教学,成员们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教学技能在实践中得到质的提升。同时,成员深切感悟到,当教育回归到对“人”的培养,每一次耐心的讲解、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在为孩子们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