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三下乡:解码农科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24日,南京财经大学“农品新生”乡村振兴调研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专题调研,先后走访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玉林市容县,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实践成果,探寻民族特色文化与农产品品牌的融合发展之路。

图为“农品新生”调研队合影。黄诗怡供图
百色农科所:科研筑基,解锁特色农业振兴密码
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广西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农科所办公室秘书农卓斌先生展开深入交流。队员们在与农卓斌先生面对面访谈及实地探访中,详细询问农产品的相关情况,系统了解了百色地区农产品品类、产量及地域分布特征。随后在农科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农科所的智能温室大棚。智能温室里,各类农作物在精准的环境控制下茁壮成长,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等科技设备一应俱全。眼前的景象让队员们耳目一新,深刻感受到科技为农业带来的巨大变革,正如农科所工作人员所说:“科技让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图为调研队员参观专业的科研育苗大棚。黄诗怡供图
为了让队员们更直观地了解农业科技的应用,农科所的工作人员带领他们来到芒果种植区。在芒果树下,专家现场讲解了芒果品种选育、种植管理要点,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深入了解育苗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科研创新点。通过实地观察和交流,队员们对农业科技的应用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原来一颗芒果从育苗到收获,有这么多科研门道,这也让我们更懂如何讲好‘农品新生’故事。”调研队员高美琦说道。

图为调研人员参观研究所内的芒果树。黄诗怡供图
容县沙田柚:非遗文化添底蕴,科技赋能促振兴
结束了在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调研后,调研队转赴下一站--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县是著名的沙田柚之乡,沙田柚产业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团队此行的目的是调研容县沙田柚产业与柚文化的融合发展情况,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在容县,团队成员与当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初步了解了容县沙田柚的相关情况。容县沙田柚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这得益于当地独特的红壤与沙壤土壤条件、气候环境以及核心品种“容蜜柚”和“容香柚”。容县沙田柚产业的集群效应不仅体现了区域种植的集中化优势,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后,在当地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沙田柚王园种植基地。在这里,科技与传统碰撞的痕迹清晰可见。精准灌溉系统和土壤传感器的应用,让种植效率大幅提升,果实品质得到了稳定保障。

图为沙田柚王园。陈秋丽供图
在探索沙田柚产业与非遗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队员们还了解到容县在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实践。在品牌建设方面,包装设计融入地域文化符号,特级果采用传统釉彩陶罐盛放,这种别出心裁的组合,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让消费者在购买中感受到独特的地域风情。在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容县沙田柚的销售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等新模式为沙田柚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途径。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南京财经大学“农品新生”调研队深刻认识到科技与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是农业产业的灵魂支撑。只有将科技与文化有机融合,才能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振兴的道路任重道远。但南京财经大学“农品新生”团队坚信,只要以科技为翼,以文化为帆,就一定能够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破浪前行,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通讯员 王思怡 肖心怡 宋静静)
图为“农品新生”调研队合影。黄诗怡供图
百色农科所:科研筑基,解锁特色农业振兴密码
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广西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农科所办公室秘书农卓斌先生展开深入交流。队员们在与农卓斌先生面对面访谈及实地探访中,详细询问农产品的相关情况,系统了解了百色地区农产品品类、产量及地域分布特征。随后在农科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农科所的智能温室大棚。智能温室里,各类农作物在精准的环境控制下茁壮成长,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等科技设备一应俱全。眼前的景象让队员们耳目一新,深刻感受到科技为农业带来的巨大变革,正如农科所工作人员所说:“科技让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图为调研队员参观专业的科研育苗大棚。黄诗怡供图
为了让队员们更直观地了解农业科技的应用,农科所的工作人员带领他们来到芒果种植区。在芒果树下,专家现场讲解了芒果品种选育、种植管理要点,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深入了解育苗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科研创新点。通过实地观察和交流,队员们对农业科技的应用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原来一颗芒果从育苗到收获,有这么多科研门道,这也让我们更懂如何讲好‘农品新生’故事。”调研队员高美琦说道。
图为调研人员参观研究所内的芒果树。黄诗怡供图
容县沙田柚:非遗文化添底蕴,科技赋能促振兴
结束了在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调研后,调研队转赴下一站--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县是著名的沙田柚之乡,沙田柚产业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团队此行的目的是调研容县沙田柚产业与柚文化的融合发展情况,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在容县,团队成员与当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初步了解了容县沙田柚的相关情况。容县沙田柚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这得益于当地独特的红壤与沙壤土壤条件、气候环境以及核心品种“容蜜柚”和“容香柚”。容县沙田柚产业的集群效应不仅体现了区域种植的集中化优势,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后,在当地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沙田柚王园种植基地。在这里,科技与传统碰撞的痕迹清晰可见。精准灌溉系统和土壤传感器的应用,让种植效率大幅提升,果实品质得到了稳定保障。
图为沙田柚王园。陈秋丽供图
在探索沙田柚产业与非遗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队员们还了解到容县在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实践。在品牌建设方面,包装设计融入地域文化符号,特级果采用传统釉彩陶罐盛放,这种别出心裁的组合,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让消费者在购买中感受到独特的地域风情。在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容县沙田柚的销售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等新模式为沙田柚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途径。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南京财经大学“农品新生”调研队深刻认识到科技与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是农业产业的灵魂支撑。只有将科技与文化有机融合,才能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振兴的道路任重道远。但南京财经大学“农品新生”团队坚信,只要以科技为翼,以文化为帆,就一定能够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破浪前行,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通讯员 王思怡 肖心怡 宋静静)
2025-07-25 关注: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