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海岛攻坚行:保卫安全屏障・激发传统非遗・共同推动渔业进步

  ​​2025年7月14日下午,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海韵文耕小分队的成员们活跃在高塘岛乡政府、校园和渔港之间。小队深入这座拥有百年渔文化积淀的海岛,围绕儿童安全守护、非遗教育活化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三大命题,开启了一场“海岛破题行动”。
  一、政校联动:把“生命安全课”纳入假期教学体系
  “防溺水知识、台风避险、交通安全都非常重要,要和你们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高塘岛乡政府会议室,陶金涛主任的嘱咐句句有力。调研首站,团队与这位深耕海岛民生多年的基层干部展开务实对话。针对即将开展的暑期假日学校,双方碰撞出关键性的火花:安全课程不再仅是乏味的宣讲,而是利用海岛的真实环境,开发出沉浸式的课程。孩子们将在生动有趣的特色课堂中,学习相关安全知识。陶金涛强调,“这不仅是教育,更是守护海岛未来的生命工程。”
  
  
  二、校园探访:探索非遗融入校园的途径
  随后,小队成员抵达象山高塘学校,与王颖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这次访谈中,团队成员对这所位于海岛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一半以上的学生家长从事渔业相关工作。”王老师在对学生情况进行介绍时说道。与此同时,在这场关于文化根脉的探寻中,王颖老师也揭示了非遗教育的喜与忧,象山地区非遗种类繁多,然而专业教师的不足导致了传承的困难;海防教育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缺乏互动性教材的问题使其难以吸引人。非遗在校园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正是小分队调研的重点。这次校园之行,为团队后续的调查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渔港调研:倾听渔业变革中的“新渔调”
  在午后的海风中,小分队最后一站到达了高塘渔办。墙上的渔汛图与角落堆积的绿色养殖浮球,构成传统渔业转型的隐喻。在这里,团队成员与渔业安全负责人邵轩豪以及老渔民进行交流,初步了解了当地的渔业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歌号子等的现状,并共同对接下来与老渔民生活相关的调研作了部署与安排。
  
  把课堂安全做实,让非遗传承生根,帮渔民解决难题——这是团队今后的努力方向。
2025-07-14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