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河北工程大学组织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为传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精神伟力,筑牢各学段学生的历史认知根基与家国情怀,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立足高校育人使命,联合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及附属学校,统筹开展多学段教育实践,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分层引导学子感悟历史纵深、践行时代使命,推动伟大抗战精神在不同年龄段学子心中扎根铸魂。
  
  
  小学教室内,数名小学生凝神注视屏幕。当黑白影像中出现军民合力挖掘战壕、百姓为前线送粮的场景时,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视频以生动的史实阐释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认识到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书写的壮丽史诗。孩子们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召唤:要继承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提升。“中流砥柱”一课通过丰富的感性体验和系统的知识讲授,帮助初中生拨开历史迷雾。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以及《论持久战》所体现的战略思想,都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这一认识使学生们对党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党的政治建军原则、统一战线政策和人民战争理论,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高中阶段注重理论升华,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局部与全局、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深刻领会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丰碑的时代价值。高中生们在抗战精神的长河中探寻民族精神的璀璨瑰宝——那些永不褪色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气概,激励着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地做党的事业的忠诚践行者。
  
  
  大学教育着力推动知行合一,将抗战历史与新时代使命相结合。红色社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成员史霖佳表示:“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要积极发扬抗战时期的斗争精神,在民族复兴中勇挑重担。”正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朝阳小学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荣建鼎谈到:“当代青年要以天下为己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中国青年的担当。”青年学子将思想火花转化为实践行动,以知行合一的自觉将精神滋养融入强国建设的征程,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从感知“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到领悟“中流砥柱”的历史必然、筑牢“精神丰碑”的价值认同,再到立足专业践行“大国担当”,这种契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分层教育,让抗战精神既跨越年龄界限,更直抵心灵深处。80载岁月流转,抗战胜利的荣光永不褪色,凝聚民族意志的抗战精神始终是指引前行的精神纽带。新时代青少年当以各学段所学为基础,凝聚分层教育涵养的精神力量,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勇毅前行,以青春实干传承英雄之志,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