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青鸟归巢:从课堂到家乡实践的青春答卷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的重要论述精神,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依托“青鸟计划”,组织30余名学生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已有33名学生投递简历,13人顺利进入实习岗位,覆盖山东省全部16个地市。他们在党政机关、街道社区等基层岗位积极奉献,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于江涛:在一线实践中淬炼能力

  于江涛同学于某镇政府城镇建设局实习期间,积极参与污水治理、工地巡查及项目调研等工作。从协助整理退役军人档案,到独立编制工程进度报表,他在实干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原以为基层工作只是简单的事务性劳动,亲身体验后才明白,每项政策背后都离不开基层人员的扎实落实。”这段实习让他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万秀丽:用温情实践实现自我突破

  在莱阳社区学堂实习期间,万秀丽尝试以“共情沟通”有效化解儿童之间的摩擦,并将“好书分享会”升级为互动模式,使参与率提高60%。她深切体会到基层工作需细致入微,发现“情感理解”有时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也因此立志在今后的专业实践中注入更多人文关怀。

  徐长森:褪去书生气 更接乡土气

  徐长森同学于郭屯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实习,通过处理公文、组织会议等综合事务,实现了从学生思维向基层工作思维的转变。“基层工作重在解决现实问题,不能空谈理论。”他参与推动的“送政策进村”活动惠及300多户村民,也增强了他对家乡发展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王汝怡:以专业技能助力文化传承

  在莱阳基层实习中,王汝怡克服方言障碍,借助工程管理中的WBS分解方法梳理村庄历史发展脉络,将文献整理效率提升40%。“基层工作复杂且充满挑战,但也正是这种环境加速了我的成长。”她希望继续寻找专业学习与基层服务之间的融合点,为故乡文化保护注入新活力。

  孙鑫达:情系乡土 耕耘梦想

  孙鑫达同学在淄博市临淄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习,主要负责档案整理与群众接待工作。他灵活运用工程造价专业知识优化文件管理流程,获得单位充分肯定。“这次实习让我从一个熟悉却疏离的家乡人,转变为了真正的建设者。”这段经历坚定了他将个人成长融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青鸟计划”平台建设,完善从实践到就业的转化机制,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深入基层、锻炼成长,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