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新疆塔大学子急救知识进社区:织就邻里生命守护网

  (通讯员:李鹏彪)在阿拉尔市胡杨社区活动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培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急救技能,为生命保驾护航”实践团的成员们,正在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专业而实用的急救知识盛宴。2025年7月12日,这支充满青春活力的团队深入阿拉尔市金银川路街道三大社区,开展了一场系统、专业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的号召。

  精准施教:让急救知识落地生根

  实践团创新性地采用“科普+演练+评估+追踪”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居民的特点,量身定制了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在儿童急救区,迷你教具和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注意。实践队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急救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的内容。

  “看到孩子们认真练习急救动作的样子,我们感到特别欣慰。”一位实践队员说道。为了让教学更加直观,团队还特别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将每个急救步骤分解展示。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居民们能够快速掌握要领。

  在老年群体教学区,实践队员着重讲解了老年人常见的突发状况处理。通过反复演示和手把手指导,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正确掌握急救技巧。一位年过七旬的居民感慨道:“这些知识太实用了,以前遇到紧急情况总是手足无措,现在心里有底了。”

  一、理论实践: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活动现场,实践队员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居民们系统学习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急救技能。专业的AED训练设备让居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急救过程,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以前总觉得急救很难,今天实际操作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一位参与培训的社区居民表示。实践队员特别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指导居民们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分工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急救效率。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实践队员还设计了情景模拟环节。居民们分组演练各种突发状况下的急救流程,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整个培训过程既严谨又活泼。

  (图为实践队员情景模拟演练 李鑫 供图)

  二、校地联动:构建长效培训机制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与社区建立了持续的联系机制。通过建立线上交流平台,实践队员可以随时解答居民们的疑问,分享最新的急救知识。这种持续性的指导确保了培训效果的延续。

  在实践团的建议下,社区开始着手完善急救设施建设,并计划定期组织复训。“急救技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保持熟练度。”一位实践队员强调道。这种长效机制的建立,让急救知识能够在社区持续发挥作用。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实践团的影响下,社区居民自发成立了急救志愿小组。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将成为社区应急救护的中坚力量。“我们希望急救知识能够在社区生根发芽。”一位实践队员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图为实践队员对社区居民进行理论培训 李彦君 供图)

  三、成效显著: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活动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社区工作人员反馈,现在居民们不仅掌握了急救技能,更建立了互助互救的意识。“以前遇到突发情况总是很慌乱,现在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一位居民的话道出了活动的实际效果。

  数据显示,经过系统培训后,绝大多数参与者都能独立完成基础急救操作。更可贵的是,很多居民主动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家人朋友,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这种知识的扩散,正在让整个社区的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这句口号正在阿拉尔市的社区变为现实。塔大学子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社区安全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一位实践队员所说:“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急救技能,更是一份守护生命的责任与担当。”
     (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李鹏彪 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