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驿站留暖意,基层递真情

    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外卖小哥成为城市中最活跃的身影之一,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维系着城市的烟火气。小哥驿站作为为他们提供便利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社区对基层劳动者的关怀。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富阳留智慧,你我共传声”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银沙社区的小哥驿站,通过实地探访和采访,了解驿站的运营模式、服务细节以及藏在每一个贴心设计背后的社区温度,感受这份来自基层的温暖,记录社区与外卖小哥之间的互动与联结,开启一段体察民生、感悟社区担当的实践之旅。
一、驿站选址显贴心便民服务暖人心
    银沙社区小哥驿站的设立,从选址到服务,都围绕着外卖小哥的实际需求展开,力求为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提供一份便捷与舒适。实践团在对俞老师的采访中,感受到了驿站处处体现的贴心与关怀:
(一)选址考量
    在与俞老师的交谈中,实践团了解到银沙社区在选址前,不仅走访了辖区内饿了么等平台的站点,充分调研小哥集中区域并听取意见,最终将驿站设在商户密集、小哥取餐等候集中的印象城北广场,这样能最大程度方便他们就近休憩、补给。同时,社区在停车场等区域设置了醒目的标识标牌,并在驿站外围合适位置公示开放时间,网格联系人等相关信息,让小哥“有地可憩、有人可寻”。
(二)基础服务设施
    驿站虽小巧但功能齐全,其外部设有小哥停车专区,内部则配备了空调、微波炉、冰箱、免费WiFi等设备,能满足小哥存放加热食物、休息联网的需求;驿站还贴心准备了应急药箱、血压计、储物柜等,可以解决他们的日常应急需求。夏天时,驿站的空调全天开放,真正成为小哥奔波途中“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补给站。
二、志愿合力聚驿站携手同行赋活力
    驿站的有序运转,离不开志愿者的默默付出。小哥驿站的志愿者主要来自社区具有的“影响力”志愿者队伍,由社区负责招募。俞老师介绍道:“我平常会在志愿者队伍里发布需要志愿服务的时间,志愿者们根据自己方便的时间来报名。”在俞老师的分享中实践团也了解到参与人群以中老年居民为主,他们退休后热心公益;暑期还有大学生、高中生等学生群体,结合暑期实践参与服务,日常为驿站提供煮凉茶、环境整洁等志愿服务。三、需求与发展并存,探索互动新可能驿站在服务过程中,也在不断关注小哥的需求,探索更长远的发展方向,寻求社区与小哥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完成对俞老师的采访后,实践团面向众多外卖小哥发放了问卷调查,聚焦他们日常工作中的难点与小哥驿站的体验度,以期让研究视角更贴近基层从业者的真实处境。
(一)小哥的潜在需求
    实践团基于小哥群体调查问卷开展研究,参与调研者以18 - 35岁非本地户籍人员为主。调研结果显示,工作中,24小时取餐快速通道是高频刚需;配送中,小哥时常遇小区或写字楼禁用、电梯等待超时等问题。多数外卖小哥认可休息区、免费饮水充电等设施,未使用者多因不知情或位置隐蔽。同时,他们面临交通安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及平台规则、投诉处理压力,期待职业伤害保险、灵活社保缴纳等政策,也普遍愿参与社区公益,志愿服务证书等激励更能提升积极性。
(二)社区服务优化策略
    针对小哥群体的需求,实践团建议社区拓展相应的服务,比如强化社区驿站基础功能,增设智能充电设备、设置取餐指引专区等。同时可以联动人社、工会等开展交通安全、高效配送等培训,并邀请社保专家提供参保及职业伤害保险申报咨询。此外也可以引入公益资源,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和法律帮扶通道,安排专业人员驻点帮助外卖小哥疏解压力、处理纠纷。

    此次银沙社区小哥驿站的实践探访,让实践团真切感受到了社区对基层劳动者的细致关怀,以及驿站在连接社区与小哥之间的桥梁作用。从贴心的选址,完善的设施,到志愿者的热心服务,再到对未来发展和双向互动的探索,每一处都体现着基层工作的用心与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带着这份感悟,持续关注基层需求,理解民生百态,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2025-07-28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