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灵思筑梦织云锦,真趣生辉照玉堂

盛夏,宛如一位热情的使者,带着炽热的气息悄然而至。池塘里,荷叶田田,那半卷的青荷恰似灵动的绿衣仙子,在微风的轻抚下翩翩起舞。2025年6月25日,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肆意地洒落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的成员们,怀揣着对幼儿教育的无限热忱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踏上了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拥翠园社区幼儿园的征程。

为了让文化启蒙如春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实践队员们在活动开展前两周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中。他们精心策划,设计了故事会与积木搭建这两个独具特色的环节,期望以故事为舟,载着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遨游;以积木为桨,助力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用最生动、最有趣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启蒙的种子。队员们深入钻研《幼学琼林》《三字经》等经典蒙学著作,从中挑选出“铁杵磨针”这一经典典故进行改编。他们反复打磨剧本,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字转化为简单易懂、充满童趣的对话,并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动画和欢快的音乐相互交织,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故事场景。此外,队员们还手工制作了精美的老奶奶人偶、小铁棒模型等教具,准备了“神秘探索包”,里面有刻着励志文字的小木牌、能拼接成小书架的木片等。在队员们看来,传统文化教学不应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而应让孩子们通过触摸、感受,让古老的典故在童真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故事心港:停泊谦逊好学的梦想小船
故事会环节,志愿者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铁杵磨针”的故事。他们的声音富有感染力,时而激昂,仿佛将孩子们带到了李白小时候遇到老奶奶的场景中,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奶奶磨针时的坚定与执着;时而轻柔,让孩子们体会到李白从疑惑到恍然大悟的心理变化。当故事里的老奶奶坚定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时,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而当李白受到启发,决心努力学习时,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随着故事的推进,氛围愈发浓厚,实践队员适时向孩子们提问:“如果是你们,遇到困难会像老奶奶一样坚持吗?”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有的坚定地说:“我会坚持,就像老奶奶磨针一样。”有的自信地说:“我不怕困难,我要像李白一样努力学习。”稚嫩的声音中,坚持与奋进的种子悄然种下。实践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了故事的启示,让这些刚刚萌芽的信念种子,在温暖的故事滋养下茁壮成长。



积木搭建:点燃创意想象之火
在积木搭建的创意环节,孩子们一开始还有些羞涩和拘谨,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彩色积木,眼神里交织着好奇与试探。实践队员们以“梦想由我创”为引导,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积木世界。在队员们的鼓励下,孩子们逐渐放开了手脚。“小发明家”们搭建出了造型奇特的机器人,仿佛那是他们心中的超级英雄;“小建筑师”们拼出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想象着能住在里面俯瞰世界;还有几个小朋友合作搭建了一座充满奇幻色彩的城堡,里面有神秘的通道、美丽的花园和可爱的精灵。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帮忙、协作,彼此分享积木,诉说着自己的想象与创意,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当积木不再是冰冷的模块,而是承载着孩子们梦想的翅膀时,传统文化便在童心里活了过来。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意大师。



活动尾声:展望文化教育新篇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依依惜别。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和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实践队员们感慨万千。他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点燃思维的火种;传统文化教育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在童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天真的提问,让队员们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将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不断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用更多样的形式、更灵活的方式,在更多孩子的心中播撒文化的种子,以红心绘就文化长卷,用童心叩响未来之门。
2025-07-24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