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七彩点亮同大路假期护航少年行

七彩点亮同大路,假期护航少年行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文明的延续。为进一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2025年7月,巢湖学院“守护童心 一同长大”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赴庐江县同大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团始终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精心策划并开展七类特色课程,用青春力量为当地儿童打造充实有趣的假期,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
(通讯员杨扬 台可娜 李梦钰)
红心筑梦,筑牢思想成长堤















图为实践团成员领唱《少年中国说》。陈哲贤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教授如何制作小红旗。台可娜 供图
“赤旗耀朝阳,童心向祖国。”思想引领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以国旗为引,以热爱为墨,带领孩子们回溯国旗诞生历程,探寻五角星与红色旗面的意义 。手工制作小红旗时,孩子们认真裁剪、粘贴,这不仅是彩纸与竹筷的组合,更是对“国旗是祖国象征”的深刻领悟。从认识国旗知识,到承诺守护国旗,“护旗爱旗,铭记使命”的种子悄然播撒,让爱国情在童真眼眸里闪光,国旗映梦,信仰火种燃童心!
橙意护航,激活知识探索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拼魔方并分享故事。台可娜 供图
“赤旗耀朝阳,童心向祖国。”思想引领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以国旗为引,以热爱为墨,带领孩子们回溯国旗诞生历程,探寻五角星与红色旗面的意义 。手工制作小红旗时,孩子们认真裁剪、粘贴,这不仅是彩纸与竹筷的组合,更是对“国旗是祖国象征”的深刻领悟。从认识国旗知识,到承诺守护国旗,“护旗爱旗,铭记使命”的种子悄然播撒,让爱国情在童真眼眸里闪光,国旗映梦,信仰火种燃童心!
橙意护航,激活知识探索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制作舒尔特方格间。杨扬 供图

“童趣染橙光,成长踏新途;暖意在侧,探索满途。”快乐学习课堂,是智慧与成长的宝藏场。翻翻乐里,翻出记忆的奇妙密码;舒尔特方格间,框住专注的闪闪星光;骰子故事时,掷出想象的缤纷篇章。跟着课程PPT解锁学习方法,借卡牌游戏点燃求知热望,让活力如鎏金浸润心灵,以探索之姿,奔赴知识满溢的成长,金辉熠熠,赋能童真向学行!
活力鎏金,赋能身心向阳光












图为小朋友把信纸放进“魔法信箱”李文静 供图












图为孩子们观看安全微课视频。台可娜 供图
“童趣镀鎏金,成长向晴光;活力满溢,奔赴远方。”身心成长课堂,是欢乐与蜕变的能量场。飞盘穿梭传递团队热忱,沙包起落盛满童真笑语,跳皮筋跳出灵动节拍,踢毽子踢响朝气旋律 。翻开心理故事,把小烦恼投递进“魔法信箱”,跟着安全课程筑牢防护围墙,让活力如鎏金浸润身心,以向上之姿,奔赴阳光满溢的成长旅程,金辉熠熠,赋能童真追光行!












图为剪纸的优秀作品合影。杨杨 供图












图为孩子们认真书写毛笔字。台可娜 供图
翠意承脉,织就文化传承锦
“翠意漫染,文化传承韵悠长,初心如磐。”绿色课堂里,是传统技艺的生动展台。指尖灵动,墨韵悠悠,孩子们在剪纸的精巧图案里、汉字的笔锋韵味间,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于端午习俗的学习、手工体验中,感悟民俗传承的力量。每一次动手实践,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每一件作品成型,都是对文化的铭记。传承与体验,在此交融,似夏日蓬勃新绿,舒展着孩子们对文化的热爱与担当。翠意承脉,织就文明新风尚!
青风润德,涵养文明新风尚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垃圾分类。陈哲贤 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互相讨论安全小知识。杨扬 供图
“生活向新,如青之清朗,润泽德行。”青色课堂里,实践成员化身文明引路人,为孩子们铺就成长的文明之路。在“美丽家园我行动”,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动手体验分类游戏,于实践中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守护地球家园;“健康知识玩起来”时,大家玩转原创健康桌游,探索饮食、运动、急救等知识,在趣味里筑牢健康根基;“被看见才安全”活动中,借“小细节大安全”主题,了解出行易忽视细节,通过交通实验教具,体会“被看见才安全”深意。青风拂面,文明之行润成长!
科创湛蓝,解锁未来新密码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制作VR眼镜。台可娜 供图











图为小吸管搭建的作品展示环节。李晶 供图
“指尖筑梦,科创领航,奇思涌动,点亮星光。”蓝色课堂,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试验场。吸管搭建里藏着力学密码,VR眼镜中跃动光影奇迹,手绘蓝图上绽放未来构想。孩子们的指尖在拼接中触碰科学肌理,眼神在探索中倒映科技星河,每一次拆解与重组,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叩问,让创新火种在童心深处燎原。
艺韵流紫,绘就素养提升卷












图为彩泥捏做建筑物展示环节。台可娜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讲述民族服饰细节。刘欣慧 供图
“笔底生花,意韵流淌,心手相印,文脉绵长。”紫色课堂,是审美与传承的共生舞。彩泥捏塑间立起建筑风骨,青花勾勒时晕染文化肌理,服饰彩绘中织就民族星河。孩子们的笔触在宣纸上游走,指尖在陶土上雕琢,每一抹色彩都是对美的独特注解,让艺术感知与文化基因在成长里共谱华章。












图为活动结束全体师生合影留恋。台可娜 供图
这不仅仅是一次暑期的温情陪伴,更是在孩子们心田播撒希望的种子,点燃探索的星火,构筑起通向未来的彩虹之桥。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七类特色课程串联起孩子们的暑期生活,用知行合一的责任担当,为乡村儿童的假期增添了绚烂的色彩,也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2025-07-19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