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五猖文脉,共守匠心传承
2025年7月16日,合肥工业大学“探秘郎溪傩面,传承古韵匠心”社会实践团队抵达了郎溪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五猖”的传承场所——五猖馆。“东西南北中,五猖佑五隅,驱邪镇恶,保民安宁”,这句口口相传的谚语,道尽了五猖神承载的民愿。
图1,五猖馆门口合照(陈俊鹏 供图)
古老艺术点亮现代舞台
周馆长向团队展示馆内珍藏的五猖戏演出记录,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里,沉淀着岁月与文化的厚重。通过这些记录,团队得以窥见五猖戏表演的盛大图景:灵动的表演形式、鲜活的角色形象、完整的演出脉络,拨开了时光的迷雾,目睹了那一场场震撼的演出。据周馆长说,郎溪县自古便有正月初一至初五“跳五猖”的习俗,这些浸润着时光印记与民俗魂脉的表演,串联起代代乡人的记忆,而且,郎溪五猖戏的舞台早已走出安徽,走向大江南北,以其独特魅力在新时代绽放绚烂光彩,续写着五猖文化的辉煌,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持久活力。
图2:周馆长展示演出记录(陈俊鹏 供图)
周馆长:五猖戏传承掌灯人
采访中,周馆长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回溯五猖戏的历史脉络,讲述自己与五猖戏相伴的岁月,每当提起这些,他眼角眉梢满是笑意,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五猖戏第一人,周馆长扮演了数十年“和尚”,哪怕已经是退休的年纪,也仍扎根五猖戏传承第一线。在现场,周馆长还示范起五猖戏中“和尚”角色的动作:看似简单的轻移金步、翻飞扇影,实际操作起来却暗藏玄机,难以把控。团队成员亲身体验后方知,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对这份技艺的生动诠释。
图3,采访周馆长(陈俊鹏 供图)
图4:周馆长现场教授五猖戏动作(陈俊鹏 供图)
非遗进校园:五猖戏传承的延续
近些年,周馆长曾多次带领团队走进校园,让五猖戏在学生群体中“活”了起来,这不仅是非遗传播的生动实践,也是为五猖戏搭建与青少年对话的桥梁。同时,据馆长所说,如今“跳五猖”的传承人有二十余位,每年他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演出。他坚信,在新一代传承者与自己的接力下,五猖戏定能跨越时光,在新时代续写民俗文化璀璨篇章
如今,传统五猖戏走进校园,让学生们得以依循时光脉络,触摸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人每一次抬手、每一次转身,都像是与先辈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新时代里,校园文化与五猖文化的碰撞融合,让这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遥不可及。传承五猖文化,让非遗扎根校园,正使古老艺术在青少年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合肥工业大学(王鑫楠,张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