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安徽理工大学三下乡:探秘小岗产业脉络,青春智慧破解发展难题

  2025年7月1日,安徽理工大学“‘理’兴沃土,红心耘梦”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安徽凤阳小岗村产业一线,开启从食品加工到生态农业的全链条调研。团队先后走访盼盼食品有限公司、农业采摘园及垚鑫生态甲鱼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在沉浸式实践中解码产业发展密码,以青年智慧回应乡村振兴时代命题。

  盼盼食品里的发展密码:解码多元产品矩阵与小岗精神传承

  7月1日上午9时,在盼盼食品加工厂内,安徽理工大学 “‘理’兴沃土,红心耘梦” 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走进企业陈列馆,解码盼盼食品的多元发展脉络与小岗精神传承密码。陈列馆内,历史展区以时间轴形式铺陈企业发展历程 —— 从 2012 年落户小岗村时的传统生产线,到如今智能产线构建的现代化食品加工体系,泛黄的签约照片与实时跳动的产能数据屏形成鲜明对比。产品展区中,梅尼耶等特色商品格外醒目。在“精神传承”专题墙前,团队成员驻足观看企业参与小岗村扶贫项目的资料,其中盼盼食品集团的生产理念“我们的食品是做给我们自己亲人吃的,我们的饮料是做给我们自己亲人喝的”标语与农户赠送的“改革精神育企,产业富民兴村”锦旗,生动诠释着“大包干”敢为人先的基因如何融入企业发展血脉。

  图为盼盼食品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解企业发展史 摄:杨鑫利

  葡萄架下的劳作课:修枝实践中解码产量密码与生态农业精神传承

  7月1日15时,安徽理工大学三下乡实践团在小岗村农业采摘园躬身实践,于葡萄架下跟随果农学习枝叶修剪,以“去弱留强”的技法优化植株通风采光条件,为后续农药精准喷洒奠定基础。劳作间隙,团队深入调研发现,当地阳光玫瑰葡萄通过分级分拣形成多元销售链路:一级果经冷链直供高端商超,二级果加工为葡萄干,三级果供应本地饮品店。去年合作社亩产高达 2000余公斤,极大助力了果农增收。在汗滴入土的劳作与产业脉络的调研中,团队深切感知到小岗精神正化作生态农业的创新动能——从传统农耕的精耕细作到现代产业链的科学布局,改革基因始终驱动着乡村产业向绿色高效迈进。

  图为团队成员跟随果农一起参与葡萄枝叶修剪 摄:杨鑫利

  甲鱼产业 “冰山下的探路”:实践团在垚鑫公司寻找行情回暖密码

  当天下午17 时,实践团抵达安徽垚鑫小岗村生态甲鱼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人员张宁的引导下开启产业调研。团队首先走进饲料工厂,目睹智能化生产线将豆粕、鱼粉等原料按精准配比制成颗粒饲料,张宁介绍:“我们自主研发的高蛋白饲料能使甲鱼生长周期缩短 15%。”随后在甲鱼养殖场,成员们沿着池埂观察仿野生养殖环境,28℃恒温的水体、铺满细沙的产卵区与物联网水质监测设备构成立体化养殖系统。“受市场供需影响,当前甲鱼行情不佳,但甲鱼蛋有着较大市场。”张宁指着正在建设的孵化场透露,公司正筹备新增甲鱼蛋孵化工厂,计划通过“生态养殖 + 种苗供应”模式拓展产业链。团队成员现场建议结合小岗村品牌优势开发“可溯源甲鱼蛋”礼盒,并搭建电商直播平台打通产销链路,将改革创新的小岗精神转化为破解产业困局的实际方案。

  图为团队成员观察甲鱼饲料 摄:杨鑫利

  图为技术人员张宁为团队成员讲解甲鱼知识 摄:杨鑫利

  小岗精神铸精魂,产业宏图展新颜。改革基因深度浸润食品加工、生态种植、特色养殖全链条,让传统农耕沃土蜕变为多元产业矩阵:盼盼食品以科技重构农产品价值,葡萄采摘园用数字思维串联产销链路,甲鱼养殖通过业态创新突破市场困局。敢为人先的实践基因,正化作从田间到车间、从产品到品牌的全产业链升级动能,使小岗村实现从“分田到户”到“产业富民”的时代跨越。新时代下,这片改革热土将继续以“大包干”精神为炬,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改革火种照亮产业强、生态美、农民富的乡村发展新征程。

  (撰稿:李垣希、何智臻)

  (摄影:杨鑫利)

  (指导老师:兰学强)

2025-07-04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