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昌浦社区迎来高校志愿者 多元活动点亮儿童暑期

7月12日清晨,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织就斑驳光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社会志愿者团队的2名大学生志愿者,带着提前打包好的教具与满腔热忱,准时走进连云港市昌浦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一支以“用知识传递温暖,以行动践行担当”为宗旨的学生志愿团队,红心研墨社长期致力于社区公益教育服务,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趣味教学与互动体验,为社区儿童搭建多元成长平台。

活动伊始,等候在服务中心的孩子们便簇拥而上,好奇的目光紧盯着志愿者手中的材料袋,叽叽喳喳的童声里满是期待。在孩子们的簇拥下,志愿者们迅速布置好活动场地,一场集知识启蒙与趣味体验于一体的公益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据团队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经过近两周的精心策划,涵盖趣味数学教学、暑假作业辅导、橡皮泥创作及象棋博弈四大环节,力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趣味数学课堂上,志愿者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主题,用生动的“兔子成长故事”开启了当天的“头脑风暴”。“大家知道一对小兔子如何慢慢变成一群兔子吗?”志愿者抛出的问题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从一对小兔子出生,到长大成年,再到繁衍后代,志愿者通过手绘图示与情景模拟,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发现“1,1,2,3,5,8……”的数字规律。“原来算题还能讲故事呀!”一名三年级学生的感叹引发阵阵笑声,志愿者趁机鼓励孩子们发散思维,在激烈讨论中探寻数列背后的逻辑,轻松搭建起通往数学世界的桥梁。

随后的暑假作业辅导环节,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耐心解答各类疑问。起初,志愿者习惯性地采用公式推导法讲解数学题,却发现部分孩子面露困惑。随即调整教学策略,改用画图法拆解题目逻辑,抽象的数学问题瞬间变得直观易懂。“从公式到画图,看似是方法的转变,实则是教育思维的调整。”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陆同学坦言,这场辅导让她深刻体会到,教学不是单向输出,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寻找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团队在公益服务中始终秉持的理念。

午后的趣味体验环节同样精彩纷呈。橡皮泥创作台前,孩子们挣脱课本中几何图形的束缚,用双手塑造出长着翅膀的房子、会微笑的太阳,甚至有孩子别出心裁地捏出“兔子数列”造型与牵手的一家人。志愿者们在旁静静观察,愈发理解“知识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有生命力的魔法”——橡皮泥成为激活想象力的钥匙,让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有了具象表达。
 
最后的象棋博弈环节,孩子们在棋盘上排兵布阵,时而蹙眉思考,时而因一步妙棋欢呼。志愿者们在旁引导:“每一步棋都要想好后果哦。”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不仅享受着博弈的乐趣,更懂得了“为选择负责”的责任感、“遵守规则”的边界感,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包容心。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橡皮泥作品,分享下棋的心得,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此次活动虽已落幕,但留给双方的思考仍在延续。红心研墨社的志愿者们在服务中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教育不止于知识传递,更在于引导孩子用双手感受世界、用智慧理解规则、用包容学会共处。而对于昌浦社区的孩子们来说,这场充满爱与智慧的活动,不仅是暑假里的一段难忘记忆,更是一次关于成长与探索的珍贵启蒙。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