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道间的青春足迹:“绘美童心,艺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养小村诠释“创意+服务+担当”内涵
7月6日下午,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绘美童心,艺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继续在养小村开展实践活动,将美术专业知识与乡村交通安全需求相结合,通过绘制特色路牌、装置交通指引标识,为村民出行保驾护航。
养小村地处山区,蜿蜒山路多为近90度急弯,既有视线盲区遮挡路标,又因雨水冲刷导致部分指示牌模糊,给村民驾车带来不便。实践团成员针对这一问题,发挥专业所长,巧妙运用色彩学与视觉设计知识,制作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交通指引工具。他们选用高饱和度的橙黄色作为主色,搭配反光膜材质制作指示牌,确保阴雨天气也能清晰可见;在连续弯道处,利用撞色绘制立体减速带图案,通过视觉冲击提醒司机放缓车速。
午后气温攀升,实践队员们身着统一志愿服装,分成2组在6处事故高发路段开展志愿服务。遇到外来车辆,他们便拿出提前绘制的简易地图,详细说明前方路况;看到村民骑摩托车经过,主动上前告知弯道处的注意事项。“这些年轻人弄的标识太实用了,刚才过那个死角弯,老远就看到箭头了!”一位驾着农用三轮车的村民笑着说。
“以前总觉得画画是在画室里的事,现在才明白,颜料能调出的不只是画面,还能画出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团队成员深有感触地说。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美术专业知识在乡村大地落地生根,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民生中领悟到艺术的社会价值,用画笔为乡村振兴添上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作者:文桢婷
养小村地处山区,蜿蜒山路多为近90度急弯,既有视线盲区遮挡路标,又因雨水冲刷导致部分指示牌模糊,给村民驾车带来不便。实践团成员针对这一问题,发挥专业所长,巧妙运用色彩学与视觉设计知识,制作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交通指引工具。他们选用高饱和度的橙黄色作为主色,搭配反光膜材质制作指示牌,确保阴雨天气也能清晰可见;在连续弯道处,利用撞色绘制立体减速带图案,通过视觉冲击提醒司机放缓车速。

实践队员聚集一起绘制路牌。祝垒 供图
午后气温攀升,实践队员们身着统一志愿服装,分成2组在6处事故高发路段开展志愿服务。遇到外来车辆,他们便拿出提前绘制的简易地图,详细说明前方路况;看到村民骑摩托车经过,主动上前告知弯道处的注意事项。“这些年轻人弄的标识太实用了,刚才过那个死角弯,老远就看到箭头了!”一位驾着农用三轮车的村民笑着说。

实践队员与路牌合影。曾维翔 供图
“以前总觉得画画是在画室里的事,现在才明白,颜料能调出的不只是画面,还能画出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团队成员深有感触地说。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美术专业知识在乡村大地落地生根,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民生中领悟到艺术的社会价值,用画笔为乡村振兴添上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作者:文桢婷
2025-07-06 关注: